横突:椎骨由椎体、椎弓及与椎弓相连接的突起三部分组成。由椎弓上发出一系列的突起,计有棘突1个,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个1对。横突是自椎弓根和椎弓板连接出呈冠状位向两外侧突出。横突和棘突是肌肉和韧带的附着处。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
1、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方法一:
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 L3横突尖。
1、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2、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 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4、 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方法二:
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
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
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1.5。
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则测量 X线上C2-C4为6cm。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 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
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
2、 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以策针刀安全
3、 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
目的:以选取进针刀的安全区 。
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C5.6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2.0cm。假如该片的缩小率为0.5。故该患C5.6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 即为:A- b=0.6cm/0.5=1.2cm.
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0.5=4.0cm.
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即:(4.0cm-1.2cm)X1/2=1.9cm.
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
相关疾病
1、腰三横突综合征
L3横突综合征(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是因L3横突尖端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而引起的腰痛或腰骶部疼痛。
2、横突骨折
胸椎横突短而坚,与肋骨有关节相连,不易骨折。腰椎横突较长而扁薄,易骨折。多因腰方肌、腰大肌的急骤收缩引起撕脱骨折,其特点是多为单侧,伴有深部肌肉与筋膜撕裂。
同侧背伸肌保护性痉挛,使脊柱侧弯凸向健侧。患者不能向健侧弯,而前屈后伸影响不著。直接暴力造成的横突骨折,可单发或多发。严重者可伴有椎体骨折脱位。
由于局部解剖之特点,腰椎横突骨折形成腹后壁血肿可引起腹胀及泌尿系症状。 X线检查, 除临床表现外,诊断主要依靠X线正位片。但应注意腰大肌外缘与横突交叉处可出现密度减低阴影,易误诊为横突骨折。
儿童骨骺未闭合及成人有腰椎胸化畸形,虽在横突末端也可有间隙但边缘光滑不似骨折线。此外更应注意其他并发骨折及合并症,一般宜作尿常规化验以除外泌尿系损伤。
横突骨折:本病卧床休息3周即可自愈。即使分离较大呈纤维愈合也不影响腰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