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秋天都已经过了一大半,但感觉到秋天才刚开始。又干又燥,脑袋晕眩,皮肤干燥,嘴唇干裂。这是秋燥的症状。
古人云,春天多风而主风,夏天高温而主暑,长夏多雨而主湿,秋天雨少而主燥,冬天寒冷而主寒。秋燥就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般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秋季养生要滋阴润燥,秋燥的具体临床表现有哪些呢?应对秋燥又该吃什么好呢?哪些方法能够有效防燥祛燥呢?
当你开始感觉自己皮肤干燥了,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声音沙哑:秋燥中,咳嗽最要命。
其实,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2、鼻敏感: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
每逢秋天,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鼻子敏感问题。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越是干燥,挖鼻孔的行为越为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3、皮肤干燥: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
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喝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4、头发干燥: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
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就该做好应对措施了。
5、惊厥:干燥的秋天,会陷入两个极端。
身体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会安然入睡;而另一方面,一些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则会心神不宁,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要小心,提早去医院治疗。
6、便秘: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便秘的问题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缠上的话,烦恼就不是一般的烦恼而已,因为毕竟是发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即使看医生也有许多不方便。所以想要让自己过的舒服正常,千万要防止秋燥来袭。
1、头发干燥分叉了,怎么办?
秋冬时节,环境烦躁,头皮也特别容易干燥,毛发就“干枯”了,多洗洗就湿润了?但其实秋天不建议频繁地洗头。洗头的时候,尽量选择弱碱性的洗发水,并搭配护发素使用。
每次洗头的时候,可在水中滴入几滴盐或醋,不仅有利于去菌去屑,同时还有利于预防脱发。
洗头以温水为最佳,洗完之后尽量减少用吹风机吹头的习惯,因为吹风机的温度会损伤到毛发组织,特别是要避免热风直接吹头
2、便秘怎么办
一般而言,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长,内含水分被过量吸收,以致粪质过分干燥坚硬,正常的排便频率紊乱,排便次数减少,超过48~72小时不解大便。
而秋季气候干燥,且饮水减少,新鲜蔬菜、水果食用不足,往往导致便秘或粪便干结。长期排便困难,干结的大便可划破肛门,长此以往就会发生肛裂。
容易便秘的人,秋季要多运动,多喝水,少吃辛辣,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山药等,调整情绪,规律作息。
3、预防才是王道!
在人体五行中,肺为金,于是乎,金秋当然是对应“金”肺的啦,因此,想要秋天过得好,首先得润肺。所谓“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润肺同时,记得养阴哦~
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早上喝点盐水,晚上多喝蜜水,这样一来身体里的水分就没那么容易流失了。
合肥安化创伤康复医院是安徽省第一家以创伤康复作为专业方向的省属二级公办专科医院。本院以创伤康复、中医理疗康复为特色,以品牌专科医院为办院方向,倾心打造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品牌专科医院。
医院中医理疗科(中医颈肩腰腿疼痛科)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科室始终坚持“继承、发扬、求是、创新”的理念,整理挖掘传统医学技术;引进开发新的治疗方案。目前科室可广泛开展针灸、牵引、中药熏蒸、中医正骨推拿等传统康复技术,而且引进了平衡针刀、银质针、臭氧消融术等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病的特色疗法,为广大长年被此类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科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广泛开展冬病夏治三伏灸、冬季膏方进补等中医特色项目。
合肥安化创伤康复医院中医理疗科主治:
各类颈椎病如:头晕、头痛、手麻木、视力模糊、走路不稳等;肩周炎、腱鞘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无力,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膝关节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瘫等。
健康咨询热线:0551-64528543 18019900315 张主任